首页|门徒平台注册|登陆测速
首页|门徒平台注册|登陆测速
公司地址:广东省门徒注册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15823653200
联 系 人:李艳芳
娱乐网址:www.aszfn.com
集团邮箱:595588519@qq.com
首页.「万向注册」.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8-31 20:26    文字:【】【】【
摘要: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一学年对于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温室效应的解决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一学年对于所有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是大学阶段成长成才的起跑点,同时也是未来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在这个阶段,新生能否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将对今后的成长成才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全方位改变,同学们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大家对这个时期的适应问题不只局限于某一个特定方面,而是广泛的存在于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管理模式等方面。这些问题使大一新生感到非常紧张,常常会出现各种欠佳表现,如果此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就可能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从事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对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几点思考。

  1.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较大而出现的失落情绪。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把大学想象得过于轻松、自由,他们认为终于结束了多年的寒窗苦读可以拥有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生活。然而,步入大学之后却发现理想与现实反差很大,心理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就会出现失落情绪。

  2.离开家乡和亲人而出现的思乡情绪。很多学生从未长时间离开家乡,上大学几乎是他们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和家庭,这使他们很难从想家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对原来环境的留恋、对父母的想念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导致他们对本来就陌生的大学环境变得更加抵触和排斥,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异于平常。

  3.人际交往不顺畅而出现的挫败情绪。有些新生由于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有些是在交际沟通中内心受伤或在谈恋爱的过程中感情受挫而畏惧与人交往。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新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变得过于敏感、脆弱,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心理疾病。

  4.奋斗目标缺失而出现的迷茫情绪。绝大多数高中生的主要目标就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很少有学生会为大学阶段设定长远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这就导致高校新生在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和理想之后就不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自己要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因此在大学初始阶段很快就出现了迷茫情绪,逃课、贪睡和沉迷网络等一些不良嗜好成为他们打发时间的方式和手段。

  5.学习上的竞争和压力而出现的危机情绪。由于大学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时期有所差异,高校新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而竞争又处处存在,导致有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常常会感到听课吃力,难以全部听懂。再加之大学的课余时间较多,大量时间是由同学们自己来支配的,多数同学不会有效的利用时间,不善于自我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大,在缺少老师督促、检查和指导的情况下就会心中无数,导致临近期末考试才发现自己的学习落下很多。

  为了让高校新生能够尽快的转变角色、适应大学,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针对上述的这些大学“不适应症”,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及时的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步入正轨。

  1.以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为平台,帮助大学新生更好的认知大学、识读大学。入学教育是高校新生适应大学和成长成才的领航灯和方向舵,入学教育的效果对新生的适应性有直接影响,也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入学伊始是新生各种“不适应症”的萌芽阶段,也是新生“三观”初步形成和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也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而重要的契机。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这一契机,对新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教育。不仅要通过专业指导、新生军训和入党启蒙教育等这样的宏观角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还要利用与学生一对一的谈话、开展主题班团会、经常的走访寝室和开展新老生交流活动等微观方式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为新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解决。改变一些学生对大学的错误理解,消除由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产生的失落感,实现每一名新生都能够正确的识读大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帮助新生尽快的成为“校园通”。新生入校后能否尽早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高校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地学习生活。新生初到大学都会对新环境产生一定的好奇感,我们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感,让他们尽快的熟悉大学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办事流程、学院老师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避免因为不熟悉、不了解、不顺畅而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对新环境的抵触情绪。同学们在大学初始阶段接触的事物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就越多,能力提高的速度也就越快,自信心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让大学新生尽快的成为“校园通”,从而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3.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高校新生来说,绝对不能因为通过高考就泄劲。大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公共基础课,很多新生认为基础课程作用不大,往往重视专业课忽略基础课。等到大三深入学习专业课时才感觉相当的吃力。还有些同学入校后发现,在自己原来学习生活的圈子里是个优等生,可到了大学才发现比自己优秀的大有人在,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没了,甚至变得自卑起来,四年大学就很可能虚度了。

  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一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站在新的起跑线前,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让学生知道,在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很少有人主动指导你,这里也没有人给你制定系统的学习目标,只有你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和学习状态才能不断的超越自己、取得成功。

  4.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交观念。新生中很多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受到家长的溺爱,对于大学的集体生活他们在感到新颖的同时也感到很不适应,再加上思乡情绪的影响让很多同学不能尽快的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中。宿舍和班级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单位,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很普遍也很重要的关系之一。每个同学都希望在大学的四年里能和成长于不同环境、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同学好好相处。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很多细节都需要同学们多留心、多体会,这样才能逐渐找到一种家的归属感,减少因思乡情绪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交往顺畅,高校新生要培养良好的素养,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性,增加在交往中的互相理解。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都是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引起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处事时多去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理智和宽容的对待生活,学会容忍而不要过于敏感。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来冷静处理,这会让他们赢得更多的朋友,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成功者。

  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让新生尽快的掌握大学的各种特点和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引导和管理等措施,使同学们明白在大学期间要学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思想上自省、行为上自律,并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对此,辅导员作为大学新生的引路人,作用不可忽视,通过仔细的了解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清楚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够给新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

  [1]李建新,陈瑞,王言,等.浅谈如何开展好大一新生的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

  新建小区一般应划分多个分中心,在分中心安装地埋交接箱,分中心往往是有线电视光节点,通过多芯光缆连接各个分中心,然后由地埋箱向各幢辐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另一方面便于维护和管理以及今后的业务开展。曾经看到和听到有的单位在设计中为减少管道采用多级光缆连接,一幢接一幢,即10D光缆连5幢,由10D8D6D4D2D,由于预埋箱较小,在维护中经常碰到光缆弄断的现象,造成人为故障,影响传输,另外增加了损耗,降低了质量;而地埋箱比较大,光缆、电缆和设备固定,有相对的独立性,无论今后业务如何发展,只要在地埋箱至机房增加缆线就可以了,无须增加后续光缆,这样为今后业务发展打下基础,避免了重复投资。

  在小区各个方向设计多个出入口,表面看起来增加了一些投入,实际上却有多个用途。由于道路上管孔有限,一般情况下不能过多占用道路管孔,应当利用小区与小区之间的管道连接,信号源由小区机房提供,可以把光分路器等无源设备放在小区机房内,便于充分利用资源;小区内部管道也应形成多个通道,万一出现故障,可以走其它管路,有利于管道的充分利用和增加可靠性。我们曾经出现因施工单位开挖路面,挖断光缆,造成中断信号的现象。

  小区面积有大有小,如果每个小区都设置机房,因房价太高,一方面投入较大,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也不利设备的综合利用和维护管理。我个人认为,小区机房一般在2000-4000户设置一个,面积在15左右,有防雷装置、有空调、有UPS电源或双路供电。小区机房位置设在各小区的中心位置,便于缩短光缆距离,设计和配置简单,容易做备份。我们以前在很小的小区都有机房,一方面维修人员要带一串钥匙,另一方面由于小区机房较小,有的设备很难放进去,加上都是中心机房传送下来的信号,道路上的光缆占用较多,仅中心机房出去的光缆就达五千多芯。为此,我经过分析,把光分路器由原设置在中心机房改到小区机房,如果按1:6来设置光分路器,大大减轻了中心机房的压力。

  一般认为主干道管孔要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按照我上述的设计,有些管孔还是地埋箱附近的管孔要多。我们曾经设计主干管道为2根6×28的六孔管,实际利用率不大,为此我们考虑把2根六孔管设计为1根九孔管,按照光缆的口径,在1个管孔中可以穿2根光缆,留下的管孔给今后业务的发展,在地埋箱附近设计管道为1根九孔管,其它的采用六孔管或四孔管,到最后一个楼道去采用四孔管。

  小区不同于道路,有的小区沿街有商铺、有饭馆,加上是住宅,鼠害比较严重,原先我们设计的管材为102PVC管,但几个小区情况的出现让我们改变了设计。振通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原先由房产公司开发建设,小区的管道由我们设计,房产施工。去年有住户反映,有线电缆信号不好,广电网上不去,经维修人员检修,发现有短路和断路现象,判断问题出在3---4幢之间,经过逐一排除,最后把故障源定在手孔井内,打开手孔井,发现―9电缆已被老鼠咬得只剩里面的铜芯,外面的编织网恰好有1根搭在芯线上,造成短路,五类线已被咬断,当时已是晚上,我们经过紧急处理后,使信号恢复了正常;没想到第二天一清早,用户打来电话说有线电视又不好了,我们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处理好的地方又被老鼠咬断了,没办法,我们只好把地埋电缆改成架空线,到目前为止,该小区没有出现类似情况。这样的问题同样发生在后村家园,搞得我们很被动。经分析,主要是采用了102mmPVC管,口径较大,老鼠可以自由进出,广电管道成为老鼠的栖息地,找到了问题后,我们规定:凡小区内管道今后必须采用多孔管。

  小区内手孔井之间距离较短,一般楼道与楼道之间,距离为20―40m之间,距离较近,加上车辆进出不多,管顶到路面距离在0.6 m左右,管底与手孔井底距离在10―15cm之间,最好埋在绿花带内,井盖约高于草坪,以防泥土进入手孔井,手孔井大小一般为470×470×800,手孔井过深、过小不利于施工,管道太浅,容易被损害,穿越小区道路必须采用砼包封,即塑料管基础用C10砼厚100mm,砼包封用C15砼,两边各50 mm,上面铺100 mm石粉,再用100 mm混凝土覆盖。曾经有一个老小区,由于是房产开发,管底与手孔井底齐平,敷设缆线很困难,一段时间下来,由于缆线长期泡在水里,信号衰减较大。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不仅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还应发挥学科知识的优势,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青少年违法乱纪现象,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较为典型的物质特性知识与化学自然现象较多,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的腐蚀和防锈,生活中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工业盐和酒精等等,这些教学内容与生活及相关法律密切相关,是密切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更要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逐步渗透自我保护、遵纪守法思想教育。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时,讲述了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时,要重点强调如果不慎洒上浓硫酸后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同时要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浓硫酸泼人面孔,打击报复伤害别人,严重侵害公民的人生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结合禁止携带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有毒物品、压缩气体等乘车、船、飞机等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安全法律常识教育,以免不小心造成无意伤害,触犯法律,害人误己,遗憾终生。

  又例如:在学到温室效应时,可通过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导致的后果和可能导致的后果资料,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切实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说出他们针对温室效应想出的解决方法。这些具体方法可以不是大而空的理论,而是生活中的具体做法,小到节约每一双筷子,每一张纸,甚至是随手关灯等等,使学生更好理解“低碳生活”的内涵,并知道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热点问题。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教学中可结合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引起空气污染、酸雨,导致建筑物、桥梁、雕塑的损坏,土壤酸化,臭氧层破坏,以及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等,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宣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规范实验行为,如废弃液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中等等。

  随着人类的建筑建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被动式绿色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建筑剖面从传统意义上讲是一种图式表达,反应了建筑的空间与结构。但是在当今的被动式绿色建筑实践中,剖面已成为了反映被动式策略、甚至是推动被动式设计提升的重要手段。

  空气在建筑空间中的流动主要有两种形式: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热压通风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差所造成的空气密度变小,从而产生了压强差,形成了热空气向上冷空气向下的空气流动现象。风压通风是因为建筑迎风面在风的作用下压力升高,因此与建筑背风面产生了压强差,产生了风由迎风一面向背风一面流动的现象。(1)温室空间建筑温室空间的主要原理是“温室效应”,借助玻璃的物理属性:普通玻璃允许通过的太阳光的波长是在0.4~2.5μm之间的短波,太阳短波通过玻璃进入到室内被室内的物品所吸收,温度升高的物品会再次辐射出波长大于2.5μm的长波辐射波,使室内的温度升高,但是波长大于2.5μm的长波不能透过玻璃辐射到室外。因此,太阳能的辐射热就被留在了室内。长时间的辐射可以使得室内的温度上升,这样就形成了建筑的“温室效应”。建筑的“温室效应”有利于得热,是一种常见的利用被动式太阳能的设计手法。从空气流动的角度来讲,太阳辐射使得该空间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温度高的空气密度变小,从而产生了向上运动的趋势。对于热空气具体的流动方向,还是由这个“温室空间”具体的位置和形态决定的。可以最直观地表达这个空间的建筑图示——剖面图,成为了分析和设计此空间的重要的方法。(2)烟囱空间建筑烟囱空间的主要原理是“烟囱效应”,其原理是由于建筑内部的高差所形成的压强差。所以建筑的烟囱空间的主要目是加强建筑内部的通风。尽管现代建筑的空调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借助机械设备来达到通风目的的同时,或多或少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利用自然通风来达到建筑室内的通风要求则更加注重生态设计,是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设计更加合理的空间,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的目的。建筑内部空间的高差与其烟囱效应的效果是成正比关系的,高差越大,则效果越明显。烟囱空间往往存在于建筑内部贯穿多层的竖向空间中,如中庭空间、通风井、楼梯间等。建筑师可以通过对竖向空间的合理设计来提高烟囱效应的效果。与风压通风不同,烟囱效应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适应更加复杂的气候环境。剖面是单个竖向空间抽取的片段,将这些片段连续在一起,就可以表达竖向空间的整体设计意图和设计概念。在空间较为复杂的建筑中,剖面往往比平面蕴含着更多的信息,而“烟囱空间”往往存在于复杂且贯通的空间。(3)双层表皮空间双层表皮是一个形态上的概念,我们把建筑的护结构三维化,含有多个层次或一定厚度的复合化的护系统统称为双层表皮。建筑的双层表皮的成因有很多种,如有的是为了把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为了达到一种立面上的效果;有的是利用双层表皮的空腔来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有的则是利用双层表皮来达到保暖的作用。表皮系统的空间既不是外部环境空间也不是室内空间,表皮系统可以看作是建筑所处的环境中的除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外的剩余空间。建筑的室内空间始终和室外环境进行着能量的交换,表皮系统则承担起一个媒介的作用,即康所说的“服务空间”。然而,对于这个空间形态和比例的描述,我们一直缺少一种简单而直观的表达。如果我们从剖面的角度将双层表皮的形态和空间进行简化,在得到清晰表达方式的同时,将会对其设计和分析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退台空间建筑的退台空间指的是,建筑立面或是内部的中庭空间呈逐层退进或是逐层外挑。逐层退进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上层对下层尽量少的遮挡,让每一层尽量多地接受自然采光,并加强热量的获得,对寒冷地区建筑的采光极为有利;逐层外挑的目的是为了让建筑上层对下层有稍微的遮挡,避免炫光的产生,并加强建筑的遮阳效果,对炎热地区的建筑比较有利。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方向的不同,基于建筑采光优化的退台空间也不尽相同。而建筑剖面,则为退台空间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设计方法。建筑南立面,为了防止其在夏季受到阳光强烈的照射,可以将其剖面外墙在沿太阳入射的方向进行稍微调整。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强光照射的问题,也没有影响到冬季的采光(由于冬季太阳的入射角较低),而且可以缩短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2)中庭空间对于大进深或大开间的建筑,建筑难免会存在自然光很难照射到空间。这时,一般的解决方法是,在建筑跨度大的地方加入中庭空间,调节其周围内部空间的采光。光是由上至下射入建筑中,平面图可以确定中庭的进深和面宽,但不能从光的入射方向对中庭的竖向空间进行调整。剖面是对空间的描绘,是将空间从二维提升到三维的一种图示表达。剖面不仅仅作为一种结果,它更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若从剖面对建筑的中庭空间进行设计和优化,必定会带来更加准确且有效的结果。以顶部采光的中庭空间为例,其高度与宽的比值就决定了这个空间的类型与使用范围。当比值较小的时候,其空间较为低矮和开敞,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可以解决进深过大而造成的自然采光不足等问题,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当比值较大的时候,其空间较为高大和狭窄,有利于减少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减少热量的获得,较大的高度有利于温室效应的发挥,加强自然通风的效果,适合于炎热地区的气候特点。此外,还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在其剖面上做出具体的调整,如图1所示。

  按照建筑空间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被动式绿色建筑的剖面空间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矩形空间、V形空间、三角形空间和不规则空间。矩形空间是一种最常见的建筑空间,可以应用于诸多类型的建筑当中去,其设计的重点在于布置的位置和比例关系。根据不同的要求,在剖面上安排不同的矩形空间,这些都关系到被动式设计的效果。V形空间是一种典型的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空间形式,由于建筑的上层对下层没有遮挡,可以使每一层都能充分地获得自然采光。但由于下层建筑的进深会越来越大,有可能会形成黑房间,不利于使用。三角形空间与V形空间刚好相反,由于上部的空间比较狭窄,可以减少太阳光的直射。同时,由于文丘里效应,上部组件缩小的形态可以强化烟囱效应的产生,有利于自然通风。适用于炎热气候地区的建筑形式。异形空间指的是根据特定的功能需要所形成的不同于传统造型的空间,如异形的采光井、通风塔、双层表皮等。建筑剖面的空间往往与平面一样也存在着复合的形式,即多个基本空间形式组合的复合空间形式。在实际的项目中,很少存在只有单一空间的建筑,所以在进行剖面设计时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这样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关于建筑场地设计的问题,平面设计要顺应地形设计,而剖面设计要结合地势来设计。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丰富且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正如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考瓦拉姆海滨度假酒店,建筑师完全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建筑与山、建筑与海都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呼应关系,使得建筑就像是从场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达到了与场地的和谐统一(如图2)。

  人们之所以要对场地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最基本的建筑平台。整合场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填土、挖土和保持土地原貌(架空、悬挑等)。剖面图可以作为对地形的坡度进行分析的一种图解方法,从竖向的角度,分析和整合基地,对建筑的土方量加以控制和协调,并结合地形对建筑的竖向空间进行设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首先将一个45°坡九等分,通过上述的三种改造地形的方式将其进行改造,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可能的改造图示;接着根据我们对建筑功能及类型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地形改造方案;最后,根据地形的剖面图示生成建筑基本单元的组合体。

  被动式绿色建筑的设计往往体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层面上,其中剖面空间设计在被动式设计上有其独特的表达。无论是在基地整合、还是内部空间的设计上,剖面都有其明确且直观地表达。在剖面设计中有很多平常不容易发觉的被动式设计因素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可以提取出来为我们创造更加经济有效的被动式绿色建筑空间。

  [1]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二辑查尔斯柯里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中国最新绿色建筑一百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在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环境知识,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培养其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本领,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环境概念,关心身边现象,发散性地提出相关问题,是化学科教学的一大利器。以下以我设计的三则教案为例进行说明:

  (1)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但实际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上,而要挖掘教材,提出疑问,如:“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影响空气质量的有害物质都是怎样进入到空气中去的?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空气中哪些成分发生改变?”“这些成分的改变,为什么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雾霾?”让学生带着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针对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我重点介绍了雾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除此之外,我也介绍了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以及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水富营养化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指出:“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这句话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即水危机并不严重。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课本介绍的是总体水资源而非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水紧张,使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学习“水的污染及水污染危害”时,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水污染的现状,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面对水污染危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水资源现状,并树立环保意识,加深对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意义的体会,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做“环保公民”。

  (3)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本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同时还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的主要危害,即温室效应。因此,我在教学别介绍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措施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从而增加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比较浅显,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充分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利用本地区事例,使学生有切肤感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庆是重度空气污染城市,因此在第二单元“空气”新课结束前,笔者引入《重庆日报》当天空气情况的报告,简明扼要介绍空气质量的监测,并重点讲解了雾霾的分析标准PM2.5,组织学生讨论导致重庆雾霾的原因,并鼓励大家思考自己以及家人的哪些行为增加了PM2.5的排放,又有什么解决方法。有同学表示,家人在农收后往往会燃烧秸秆,以后会提醒他们采取替代方法,比如填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衡量空气质量的新标准以及空气质量好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养成从科学角度改善家乡环境的意识。

  又比如,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中介绍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但没有提及物质一旦被水溶解,要从水里提取出来就很困难,这也是水为什么容易被污染的原因。可见大江、大河受到污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笔者布置了“课外观察本区龙水湖水质,向附近居民了解龙水湖的今昔”的小课题,带领学生走访附近的小工厂,结果发现工厂的废液并没有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沉降方法,于是借鉴课本的内容,建议了处理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附近居民,发现许多居民对水源毫不珍惜,生活污水也随意排放,其中甚至就包括自己的家人。学生亲历其境,感受到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同时,这也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的联系。

  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素质,我还举办了诸多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环保讲座;利用世界环保纪念日,如3月17日的世界保护臭氧层日等,进行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公司的制氧车间、铸造厂、电镀车间和油漆车间等,使学生了解工业“三废”的产生和处理;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和社会环保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和环保小论文,且评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如此,多方面地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伊始,就要积极传达这样一个概念,即化学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制造环境问题。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对环境的危害,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上课时,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1)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或接触到不少有毒物;(2)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药品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伤害;(3)积极探索,可以将毒害物富集处理,甚至变废为宝,造福于社会。

  同时,引导同学观察,强调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区别,比如:(1)废液桶,使学生明白废液桶的建立是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药品回收箱,了解减小药品使用量的意义;(3)沙箱及湿毛巾,明确化学实验室防火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不同实验中,要明确涉及的有害物质是什么。例如,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和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会涉及不少废液,于是鼓励学生在实验前,依序弄清几个问题:(1)反应废液的主要成分;(2)废液可否直接倒掉;(3)废液中可提取物质的种类和方法。

  除了完成要求的教学任务,当教授到涉及环境问题的实验时,往往还会进行扩展。例如,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性质验证中,教材只安排了木炭燃烧和铁丝燃烧;为了提高学生对环保的积极性,补充了一个实验,即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污染性气体即二氧化硫的排放,由此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解决是可行的,并且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解决的途径。可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才是对学生最直观的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很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曾经碧波荡漾的湖泊成了臭水沟,鱼虾嬉戏的河流已难见它们的踪影,黄河断流、长江洪水,北方的沙尘暴等,其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因此,提高民族的环境意识,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国家、民族的栋梁,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中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那么化学教育应怎样渗透环保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环保的知识很多,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这些内容,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明白做好环保的重要性。

  1.1 高中化学第一册内容中,有关“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后,可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物: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烃”等。它们来源于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氟氯烃来自于致冷剂的大量使用。氮的氧化物及氟氯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自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而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案例: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此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直到1958年才发现,这一事件是由于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气污染造成的。这些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吨汽油,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和400吨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受阳光作用,酿成了危害人类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目前,由于我国内地汽车油耗量高,污染控制水平低,使得汽车污染日益严重。部分大城市臭氧浓度严重超标,已具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

  地球上空离地面25km~50km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其波长为200~300μm范围的,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病、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不断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线辐射。

  措施:调整能源结构,限制超高速飞机的飞行是非常重要的,超高速飞机的飞行高度在20km以上,它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尤为严重。氟氯代烷是致冷剂的主要成份,限制使用氟氯代烷,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致冷剂,是当今制冷工业发展的方向。据报道,新型的无卤制冷剂已经合成,并开始用于工业生产。

  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燃烧,硫酸、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它们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即为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的繁殖和生育,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电信电缆的腐蚀,我国农业遭受酸雨危害每年损失达15亿元。

  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生产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SO2、H2S、NO2、NO等废气为了不使其扩散到空气中去,应用什么方法进行回收?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酸性物质应用碱液吸收,碱性物质用酸液吸收,有毒物质如H2S可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H2S通入CuSO4)溶液,转化为CuS沉淀。并根据具体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气体中毒,减少SO2气体排放。

  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利。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氮的氧化物、氟氯代烷等。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由于人类对能源的消耗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浓度升高,CO2含量增高,能阻碍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就像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近百年来,全球温度升高大约0.6℃,全球变暖可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世界上大约1/3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公里范围内,海平面升高无疑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由于气温升高,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干旱区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引起沙尘暴等。学习到这里,可以让学生思考CO2气体产生的原理,提出采取何种措施防止温室效应。

  措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节约能源,减少用煤、石油等燃料,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并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严禁损害树木,破坏植被。

  当然,环境污染还包括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涉及到,要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及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过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

  一方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调查身边的污染问题,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如到工厂进行污水排放监测及污水处理情况,到河、湖测定水的污染程度。通过参观调查,对一些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如节水、节电、收集废电池,充分燃烧煤气、液化气,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乱倒污水,坚决与污染环境行为做斗争,保护好自己周围的环境。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有关法规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能源、海洋、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尽的职责,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为人类创建一个美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1] 宋心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化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在我国已经被发现并记载的园林害虫有50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100多种,最近几年,我国园林病虫害的发生,无论在数量还是种类上都有所提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很多地区从外地进行苗木的引进,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却带来了一些外来的害虫,这对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不利的。

  从我国园林绿化病虫害的现状来看,病害的高发季节是春季,而虫害的高发季节是夏、秋、冬3个季节,其中春季是实施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并且与病害相比,虫害的危害要更加严重。我国现阶段的病虫害主要特点是分布广、种类多、危害重。城市绿化部门每年都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对园林的病虫害进行治理。所以城市园林的病虫害是影响城市绿化的主要障碍,更是影响我国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同,对城市园林病虫害进行分析也必须要有针对性,下面将以广东省为例,对病虫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广东省在我国的南方省份,其北部是亚热带气候,而南部却是热带气候。整体的气候比较湿润,这种炎热并湿润的气候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近几年,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十分严重,导致在全世界范围内气温普遍偏高,这也为害虫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温度上的条件,使病虫害更加严重,危害园林植物的生长。

  随着社会对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为了使城市园林工程更具有美感,人们使园林植物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为此,广东省从其他地区引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例如:从国外引进了新型的苗木。这些苗木在引进的过程中,携带了很多新型的病虫害,主要条件适宜,这些病虫害就有可能进行大范围的扩散,进而对园林植物形成破坏,最终增加整个地区的病虫害类型。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加立体,层次感更强,我们一般会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在对不同类型植物进行组合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病虫害的交叉危害,同时植物的配置也很容易给害虫提供保护的空间。这样以来,很多病虫害在同一片区域下,造成了病虫害的种类复杂化。

  城市绿化体统的破坏,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城市绿地在对病虫害的抵抗上能力很低,这也让病虫害更加频繁的发生,对城市绿地进行人为的破坏,让整个城市生态体系都很难进行平衡维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工厂的有害气体、工业污水和城市中的汽车尾气等,都会生态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恶劣的生态环境影响下,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例如:在进行城市建设上,很多城市都重视夜间灯光装饰,夜幕降临,城市就会被灯光做笼罩,由于昆虫有趋光的特点,很容易被灯光所吸引,使得大量的害虫在园林绿化带中繁殖,致使害虫的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园林病虫害防治的压力越来越大。

  对园林绿化带进行设计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病虫害的防治,在达到园林设计美感的同时,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慎重。针对具体植被,进行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在生物学和自然规律的指导下,处理好园林植被的病虫害防治问题。

  植被能够顺利、健康的生长应该建立在对其正确的选择上,不同的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应该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出发,对植被的生长规律进行把握,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植被。在选择植被上,一般都以乡土植被为主,然后再根据土壤的特点进行其他植被的选择,以实现本地植被的多样性。

  在设计城市园林时,应该对一些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植被进行区别种植,这样会有效的避免混杂种植而引发植被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一种植被的病虫害在区域内形成大面积的扩散。例如:梨树和桧柏种植在一起很容易引起梨桧锈病。在相关植被的种植上,城市绿化部门应该进行重点注意。

  在植被的种植上,应该对各种植被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从众多植物的特点出发,形成不同植物的优化和互补。科学种植不同种类的园林植被,发挥不同植被的作用,使之形成1套立体、完整的病虫害抵抗体系。在植被种植的过程中,更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追求视觉上的美感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植被的习性,做到因地制宜,构建一个科学、稳定的园林绿化系统,形成对植被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此外,更要注意对植被病虫害进行有效的免疫,在植被进入绿化带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疫的过程要细化到每一个物种,防止病虫害在园林植被中大范围传播,从而更有效的保证了植被的存活率。

  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植被病虫害的发生。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工厂废气、废水的排放,宣传并鼓励人们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进而缓解“温室效应”对城市植被的影响。并且应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夜晚尽量不要用亮度较高的照明工具,缩小害虫的繁殖空间,缓解城市病虫害压力。

  经过对园林植被病虫害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病虫害的防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无论是在自然方面,还是人为因素上,都要进行更细致的关注。全社会要积极参与做好植被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共同构建绿色生态家园。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已经开始实施,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潜在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变,这给新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带来了历史的机遇。但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遏制了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方法,为新疆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说到生态环境,其实应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即生态和环境。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环境现在主要是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的总体,当然细分的话,可以细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生态环境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新疆生态环境系统组成的元素有地貌、气候、水、土地、森林、草地、生物等。

  新疆在我国所有省份属于缺水省份。新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气候几乎影响不到,所以年降水量小,但是年蒸发量却很大,因此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在降水量丰富的地区,绿洲就较多。新疆赖以生存的就是绿洲地区,而绿洲地区依赖的就是水资源,因此水资源是新疆生态环境的核心。水资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要保证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就要保证科学用水、科学管水和科学治水,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由于新疆地区特殊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和干旱气候的影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资源的紧缺导致植被面积较少,并且种类单一,土地极易被沙漠化。新疆地区风沙天气较多,更加快了土地沙化、盐化的速度,这样就降低了土壤的品质,造成肥力下降、植被不容易生存、环境自净能力减弱,如此恶化循环,导致可利用的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新疆的生态环境系统,对天气的急剧变化和气候的短期振动的敏感度特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80%。

  尽管新疆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质量不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疆地区一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光、热、风、山区空中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减少对现有资源的使用,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这样对新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总的说来是有利的。

  随着近些年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二氧化碳排放严重,全球面临着变暖的趋势。温室效应导致新疆地区一些冰川开始逐年退缩,加之新疆气候增暖、增湿明显,总体说来,带来更为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的丰富,绿植覆盖率开始增加,就遏制了土地沙漠化的趋势,短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提高了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但是温室效应的不断延续,会导致新疆冰川的持续融化,长期以往,冰川的快速消融势必给新疆的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人为的原因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的,提高质量,有坏的,降低质量。人类可以按照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新疆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改造,开荒造田、兴修水利、营造防护林带、建设人工草地、控制排污量以及立法、执法监督等,扩大和稳定绿洲,改善了局部小气候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性能,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增加了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尤其近些年提倡的城镇化发展,盲目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同时人口的增长,加大了对农产品的需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开始降低生态功能。部分地区为了地区利益随意在河流上进行节流和修筑水库,导致流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水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草地退化、野生物种减少、大气污染严重等,这就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

  现在新疆的南疆区域,正处于干旱气候背景下极为难得的“湿润”期,生态环境系统已显露出恢复和改善的初步迹象,因此在这关键的时候,要抓紧时间进行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争取利用这个时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高低,很大一部分决定于绿洲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高低,近些年绿洲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面积相应增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沙漠面积也在增大,同时绿洲周围的山地生态环境和平原荒漠生态环境,总的说来还是处于平衡失调甚至是恶化趋势。因此要想整体提高新疆生态环境质量,在加强绿洲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相应评估,并制订出相应措施,提高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在所有领域的重要作用,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技术是有利的保障之一。例如可以根据相关的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在已经取得的试验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山区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河流径流量。水资源增多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再只靠天吃饭,靠科学技术来改善新疆生态环境。同时新疆地区有着丰富的风、光等自然资源,现在科学技术完全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利用风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热能,逐步实现产业化,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资源(煤炭、石油等)的消耗,减少耗能,降低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台站网络优势,把各个气象站点单一的气象观测,逐步转变为环境气象站对生态环境的综合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信息服务体系。同时针对多年检测积累资料,推算出新疆后几十年可能存在的气候变化趋势,以便做出相应对策,避免因为气候影响导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质量下降。

  新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要想保证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就要针对影响其生态环境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保证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更好的为新疆人民造福。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指的是因一些特殊条件,自由市场不产生最优福利,因此与经济学家构建的完全市场经济的抽象模型相比,是失灵的。本文试图用市场失灵的理论描述低碳经济,分析发展低碳经济中市场失灵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的。马歇尔的学生、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如果出现生产者的边际私人净产值与边际社会净产值不一致,则存在生产的外部性。如果边际私人净产值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存在“外部经济”,即有正的外部性;如果边际私人净产值大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存在“外部不经济”,即有负的外部性。外部性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在消费领域也存在。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外部性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此时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且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气候变化问题的外部性不同于传统外部性问题,即前者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外部性问题,影响到周边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状况。关键是这种外部性发生在国家之问,如在一国内通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则在国与国之间实施起来十分困难。

  在工业化过程中,对化石燃料越来越多的消耗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增加,并造成了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问题,与此同时,大气环境容量由充裕变得稀缺,当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实质上是对大气环境容量的消耗。由于对大气环境容量产权的界定、分配和保护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大气环境容量一直作为自由获取资源(open-access resource)而存在,此时,私人对大气环境容量的消耗将难以计入私人生产或消费活动成本,从而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成本(外部成本),私人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成本与环境成本之和形成社会成本。如图1所示,私人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如果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成本(MEC),则以边际私人成本曲线(MPC)为依据,将有效率的活动量(排放量)定为Q;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则应以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为依据,将有效率的活动量定为Q*。(Q-Q*)是超过大气环境正常承受并产生气候变化危机的私人生产或消费活动量,这部分活动量所产生的利益可以明确地界定为私有产权,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将由社会共同承担。

  当存在外部成本时,自由市场难以界定环境成本的归属,因此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大气环境容量有效率的使用,即温室气体有效率的排放,而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又是不可逆的,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其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危害不可避免,此时,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就变得十分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其他污染物相比还体现了几点特殊性:第一,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并且在影响上也是全球性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公平性,发达国家对现有的温室气体积累水平的责任更大,而气候变化却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大;第二,温室气体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存在很长时间,这种积累难以清除,其影响是长期且持续的,并且还受到流量一存量进程的支配;第三,在科学链条的大部分环节上,其影响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第四,其潜在的影响巨大且是不可逆的。

  新制度经济学是从外部性入手讨论产权的。而外部性实际上是成本或收益的承担问题。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不存在外部性问题。当产权不明晰导致外部性时可通过产权明晰使外部性内在化。还有一种复杂的情况,即产权无法界定或判定成本很高时,通过产权使外部性内在化就行不通了。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指出外部性问题具有相互性。这种相互性使产权界定非常困难。像温室气体排放就属于这类问题。若一个工厂“有权”污染,污染所引起的成本是由被污染者的存在造成的,因而污染不是它的“个人成本”;如果“无权”污染,就必须为污染付费,因而污染就是它的“个人成本”。但“有权”或“无权”尚未确定时,成本或收益就无从谈起。我们向大气的排放及其权利的界定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低碳经济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在于使外部性内在化。人们的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制度变迁。传统经济学将消费和生产视为大好事,而对最终会导致消费和生产两种活动不可持续的环境耗损与环境质量恶化则少有考虑。经济学在计算成本时只考虑与自身相关的成本(即私人成本),而没有考虑社会成本。只考虑经济成本而不考虑自然成本或环境成本;只考虑当期或显性成本而不考虑远期成本或潜在成本。环境问题是人类认识有限理性的结果。还有人们往往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把环境保护与降低成本、科技创新对立起来。波特假设及实践表明,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但是认知上的转变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若每个经济主体都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好处,并付之于行动,那么人类社会的福利会大大地改善。但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大气环境容量作为一种公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具有天然的产权模糊性,因为它是以没有实体形态的大气为载体的,大气的广阔性导致了其容量资源的总量是难以确定的,而大气的流动性以及边界的模糊性导致了其在形体上难以分割,对其产权进行界定的成本十分高昂。由于产权边界的模糊性,第一,使得大气容量资源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任何人对容量资源的消费不能自动地排斥其他人对其进行消费。第二,任何人在使用大气容量资源时所产生的成本无需完全由自身承担,确切地说,在大气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尚未造成危害时,成本由环境的净化系统承担;如果超出了环境可承受范围,并对人类生存和健康形成危害时,成本则由受害人群共同承担。另外,对大气容量资源的消费不会产生任何机会成本,生产者对容量资源的使用并不会损失对其他资源的消费机会,因此,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生产者竞相使用大气容量资源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负外部性。第三,任何人减少对容量资源的使用、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或者通过大气治理来增加容量资源,也由于产权的模糊性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任何对大气容量资源形成增量的行为都会对社会形成正外部性。因此,即使面临容量资源的有限性约束,使用者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增加容量资源供给还是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人类社会来讲,资源不足可以通过发展科技来弥补;但是对于具有全球外部性的温室效应我们还难以通过某项技术发明来解决,它必须通过转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而在几个主要温室气体中,又以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惰性最强、存量最大,因此最难治理。如果人类社会能够有效地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的排放,有效地阻止气温的上升,从而避免气候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损失,那么就会产生最大的正外部性。反之,如果我们还是照旧发展高碳经济,那么就会产生最大的负外部性。

  结合以上的分析,一方面对其消费所造成的成本无法明确地由使用者独立承担;另一方面,对大气治理所创造的新容量资源也无法明确地归属治理成本的承担者,因此,在自由市场中,大气容量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始终难以达到均衡。

  如何解决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这里有多条途径可供选择,第一,征收碳税;第二,以分配到的或拍卖到的排放权交易为基础的碳交易;第三,借助管制和标准化的隐性定价,可以给包含额外成本但旨在减排的行为或技术施加持续的约束。这三条途径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可能被我们利用。科学家已经告诉我们未来大气能承受多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现在的问题是世界如何形成共识并采取相应的集体行动和合作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有些国家开始征收碳税(如欧洲一些国家),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碳排放权的交易。这些都有利于把碳排放的外部性内在化。但是人类社会采取的行动还不足以达到我们的目标。还有的采取一些环境保护的举措也可以达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如美国的燃油效率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每加仑最低行驶里程的联邦标准,近年来已经延长了几次。又如意大利推行了“白色证书”制度,以激励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节能减排模式的探索中,政府与市场分权治理的解决思路得到了普遍认可。人们一致的结论是,气候问题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市场机制在应对外部性问题方面往往失灵,行政性环境管制也因为信息不对称问题效率低下,因此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政策工具由于兼顾市场与效率原则而成效显著。

  斯蒂格利茨认为,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也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办法。他认为由于人们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人们要时时刻刻用社会准则来要求自己。现实生活中,生态环境问题有时市场管不了,政府也管不了,即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最后要靠公众的“觉悟”来解决问题。要使公众具有环境保护觉悟,并形成某种环境管理的手段,需要另一种制度安排,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所指的非正式规则,即“意识形态”。就环境问题而言,就是环境意识、环境观念、环境道德、环境习俗、环境习惯、最后发展到环境自愿行动等。新人类行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行为导向和动态调整两个方面。行为导向具体表现为,该战略力图通过采取鼓励、支持、推动、示范等多种措施改变公众的行为和态度,使其形成有利环境保护的偏好、行为规范和习惯。动态调整则具体表现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随人类行为、态度和偏好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个解决公共物品的问题。这涉及到以下四个问题:(1)低碳经济是一个全球性公共物品,(2)全球性公共物品的最优量及特征,(3)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公共物品,(4)解决全球公共物品问题的难点。

  一般认为,全球性公共物品是一般公共物品在时空上的拓展。从空间角度讲,全球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广泛,突破了国家和区域的界限。从时间角度讲,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仅使得当代人受益,也会使未来数代人从中获益。全球性公共物品的提供远比一国内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要复杂。它的收益与代价是全球性的,政策制定则侧重于国内层次,这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妨碍了产品的有效提供。一般认为国际领域的公共产品融资比国内公共产品更加复杂,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操作体系。在生产结构上,则需要一种协调机制来把握全球性公共物品管理的整体结构。大气是一个公共物品,大气是“地球上人人有份的最大公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就成为问题。相关物品和服务的市场情况并不能反映对大气的不同消费和投资的后果。气候变化与一般的公共物品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一是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就是一个外部性物品,除了政策影响以外,不受任何机构或者市场影响。二是气候变化还具有持久性、不确定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等特点,这使得气候变化还完全不同于很多通常研究的外部性物品。

  全球公共物品的影响所及不止一个国家、城镇或者家庭,而是遍及全世界。全球公共物品与国内公共物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和政治机制极其薄弱。由于很难区分和履行对环境(如大气质量)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所以不存在市场,而价格并不能体现污染物的有害影响,结果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大气污染。一种资源的某些用途(如热带雨林)能够出售,其他用途(如对流域的保护)却不能。不可出售的用途经常被忽视,因而导致使用过度。

  就经济效率而言,全球性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要确定一个最优量。通过林达尔均衡可知,如果各国政府愿意真实地显示自己从全球性公共产品消费中得到的边际效用以及自觉地按其所得承担公共产品的成本,那么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将达到最优。由于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各国政府都倾向于不显示其真正的偏好,或者即使愿意采取合作的态度,对于偏好的测定也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在全球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中通常会出现“搭便车”和囚徒困境。我们知道了提供这个公共物品的总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不同国家去分解这个总量。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公共物品,许多国家的大量经济主体都参与到了与经济公共物品有关的活动当中。经济公共物品有渔业、污染、大部分社会风险、气候变化等。就经济公共物品而言,一般情况下很难确定并达成有效的政策协议,因为它们包含了成本和收益的衡量与平衡,而成本和收益都不容易衡量,并且二者都包含复杂的分配问题。另一类是焦点公共物品。涉及焦点公共物品的政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能够获得一致的同意,此类政策包括消除艾滋病、天花、金融危机、核灾难、核爆炸以及贸易壁垒等。比较便利的方法是把经济公共物品重新确定为焦点公共物品,因为这样做就可以大大简化分析、简化政策。

  在解决低碳经济这个公共物品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难题:(1)找到“适度联邦主义”的度。即有必要将决策定位在某个政治层面上,该层面能够使溢出效应内部化。(2)威斯特伐利亚困境。根据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及其相应的国际法,未经国的同意,义务就不能被强加于该国身上。因此,对于全球公共物品,我们必须采取完全不同于国内公共物品的解决方法,要进行国际制度创新。

  对于气候变化的问题,存在着“双重公共物品”的困境,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全球性的节能减排行动所创造出的正外部性,又成为所有国家所共享的公共领域。减排行为本身成为了公共物品,这使得各国的行动策略将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对环境变化负有次要责任的国家和那些贫穷弱小的国家而言,无论其他国家如何选择行动策略,采用消极的坐享其成的策略总是有利的,这是一种智猪博弈的反映。面对这个困境,吉登斯和斯特恩等人强调伦理的规劝力量,有些小国的正面行动则更加强了他们的信心。像全球变暖这样的公共物品,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各国参与减轻气候损失行动的动机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出各国对于气候损失、收入水平、政治结构、环境态度以及国家规模的不同认识。比如,俄罗斯也许认为一定范围内的全球变暖会使其受益,而印度则认为会使其遭受巨大损失。

  如何根据温室气体这个全球公共物品的特点,形成有效的供给机制,这包括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

  第一,解决全球这一公共物品供给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如何使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行为能给各国带来更多的益处,现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积极行动的激励不够,低碳经济发展的内生化动力不足。激励的一个方面在于行动必须是同时发生的,才能得到有利的结果,这就使得制度安排对于全球性减排行动的支持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坐享其成的消极态度,即使其公共物品的属性难以消除,也应当加强其正面的吸引力量,惩罚的手段绝非必须但也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来说,对应的可行措施为对每一单位的碳排放征税和对某一许可证制度所发放的排放限额进行交易,要把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英国于2003年2月开始对进入伦敦中心城区的汽车收取每天14美元的过路费,市中心交通量锐减1/3,一些公交路线的往返次数跌了差不多一半。伦敦市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粉尘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大幅下降。要把环境保护与发展低碳经济结合起来。其实,环境保护与发展低碳经济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全世界各国加强环境保护可能没有问题,环境保护引起了每个国家的重视,而环境保护的许多措施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的。

  第二,解决低碳经济这个全球公共物品的关键在于有关国家建立可信承诺,签署国际环境协议,并通过国际合作机制来发展低碳经济。国际环境合作提供的“物品”即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全球环境质量的改进,正是一种类似于国防的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只是意向协议,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环境目标与公平目标的矛盾。减少排放及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确立这个环境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是如何减少排放,按什么标准来减少排放,减少排放的成本如何承担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与公平的减排联系在一起。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类似于通过减排来抑制全球变暖这样的附加公共物品,实现高水平的参与十分重要。最后的试验表明,将主要的国家或集团包含进来,是走向实现完全参与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三,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创新全球供给物品的供给机制。全球范围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和气候变化适应活动都体现了公共物品性质,巴雷特归纳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必须提供的五种不同的公共物品:(1)进行全球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行动,例如通过能源保护和使用效率提升,燃料替代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以及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碳捕获等;(2)对全新的能源和相关技术进行基础性研究投入,发现和总结温室气体减排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并将其推广;(3)通过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砍伐以及用铁给海洋施肥等,从大气中直接祛除二氧化碳;(4)通过减少照射地球的太阳辐射量,来抵消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影响;(5)在国家、区域或地方层面上为适应气候变化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如海洋防护、堤坝和大型灌溉工程等。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搭便车的问题是无处不在的,从普通公民权利领域直到国际舞台都有它的身影。那些在降低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作为不大或毫无作为的国家,也在搭那些已经更加积极的国家的便车。气候本身属于典型的全球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 Goods,简称“GPG”),于是如何在提供这类物品同时阻止“搭便车”行为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不是免费的,有时甚至代价高昂。建立治理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搭便车”行为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搭便车”行为不仅损坏了减排国际合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而且还阻碍国际社会解决气候问题的努力。

  在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和气候变化适应活动中,对于公共物品的提供,无论是在全球范围的国家之间,还是在国家内部的地方政府之间,还是在同一区域内的企业或公众之间,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问题。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所采取的减排行动能有效地作用于那些容易产生私有利益的领域,而对处于公共领域的减排利益则鲜有作为,即使大家都意识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公众个体在家庭生活中的节能行为以及地方政府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的地区性公共物品,可以直接将行动产生的利益划归于私有领域,即基于自利原则的减排行为,但这一行动水平远未达到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减排均衡点,因为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进一步的减排行为所产生的利益都会进入归属难以界定的全球公共领域,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公众还是企业都存在“搭便车”的动机,从而造成集体行动的困境。如图2所示,MC表示减排行动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减碳行动的社会需求曲线表示基于自利原则的减碳行动需求曲线)两点,A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均衡点,B点则是基于自利的减碳均衡点。Q1是应对气候变化所应采取的减碳行动量,Q2是能够界定为私有利益的减碳行动量,而(Q1-Q2)则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减碳行动量。显然,对于公共领域的(Q1-Q2)部分,公众或企业无法根据自己的努力程度来分配减排利益,造成此部分是减碳行动的“供给盲区”。

  无论是方法,还是新古典方法,都没有解答“搭便车”问题,而这个问题是解释团体行为的关键。至为关键的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的简单的、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来行事。拉坦还考察了制度供给过程中的集体行为。拉坦指出,当制度在团体层次上予以供给时,会遇到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即每个人都只想其他成员去做出组织的努力或承担维持组织的成本,而自己却坐享其成。因此,这种集体行动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会严重损害制度的供给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两种方式:一是强迫成员参与,二是提供超常规的经济利益激励。

  经济学家对个人利益的思考源于个人效用的思想,经济学家称“人们拥有效用函数”,只是意味着人们在评价和界定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并不代表他们必然是自私的或仁慈的。例如,一个人把他的全部财产义无反顾地捐助给慈善机构,或许只是在最大化他的私利,他与一毛不拔的守财奴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只要他们的行动和他们的目标一致,经济学家就把他们都看作是理性的。然而,确定集体利益将涉及不止一人的偏好加总,从而引发了关于个人偏好能否或是应该加总的许多问题。对于私利和集体利益相互冲突的可能性,是曼瑟尔·奥尔森的经典之作《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核心主题。他对自愿组织或联盟的存在是为了推进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这样一个社会学家的传统假定提出了挑战。

  在传统理论看来,个人可以通过组成集团和组织实现其“共同利益”。但奥尔森认为,从个人理性和自利的前提中推演不出人们会做出增进集体利益的行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和集团的利益。”在奥尔森看来,人们在集体利益这一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上,会采取以下机会主义行为: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尽量少投入,并将自己应付的成本外化,收益内化,尽量多地消费公共物品。这种搭便车的倾向使得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都存在着较大的“外部性”。

  早在1971年,奥尔森就使用了全球性公共物品的概念来分析提高国际合作激励的问题。无论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公众,还是由企业形成的产业集团,在化解气候危机门徒注册=登录首页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且是利益相容的,已开展减碳行动的成员则希望有更多的成员参与其中,但这一相容利益集团的规模显然是庞大的。奥尔森认为在一个大集团中,即使成员都是理性的和寻求自我利益的,且所有成员在实现了共同目标后都能获利,也不能保证各成员会共同采取行动以实现共同目标。显然,企业和公众的集体行动困境是温室气体减排治理中内生交易费用产生的主要根源。

  在社会公众形成的减碳集团中,任何单个成员的减碳行动都不会对整体的减碳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不会对其他成员的减碳成本或利益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气候变化问题得以改善,各成员可以均等地获得利益,因此,公众的减碳动力是有限的,但公众却又是气候恶化的直接受害者,此时,公众的集体减碳行动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和激励才能形成。由企业组成的减碳集团,其成员的数量虽然庞大但不同产业排放量的差异巨大,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也存在差异,因此各成员承担的减排量是不同的,那些占据较大减排份额的成员的行动对整体的减碳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成员却要与减排份额小的成员均等地分享利益。另外,企业较之公众其减碳动力更弱,因为企业不是自然人,它对于气候变化的受害性体验没有公众敏感和强烈。这些说明了企业减碳集团的形成首先需要大成员的加入和先行,而减排的强制命令、外部监督和激励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这就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即不承担治理环境的成本,却享受治理环境的好处。如何使产品价格体现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的总和?这是要解决搭便车问题的一个关键。环境中的普遍并且容易搭便车现象大大增加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转换成本。全球污染产生的搭便车难以治理的根源还有一个时空问题,如从空间来看,目前以酸雨、臭氧损耗和全球变暖等形式存在的全球污染,是人们主要的焦虑所在,也是无法通过产权等方法解决的搭便车问题。再从时间来看,排放及引起的污染问题有个跨际问题。有些CO2是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有的,到底按人口平均减排还是按历史减排都有争议。每个企业、每个人、每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很难直接感受到排放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搭便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国内来。首页.「万向注册」.首页

标签:
相关推荐
  • 首页,名合娱乐挂机
  • 首页.「万向注册」.首页
  • 首页、恩佐娱乐主管首页
  • 首页万和城注册-怎么提现
  • 首页·「皇马注册」·首页
  • 主页、(飞鸿注册)、主页
  • 摩鑫-摩鑫注册平台权威百科
  • 主页/启航娱乐挂机/主页
  • 火星平台火星注册官方名人库
  • 首页:「启航娱乐」:首页